雨燕直播
新闻中心
银川体育事业实现新突破
时间:2025-11-05

本文转自:银川日报

作者:吴春霖

“十四五”以来,银川市体育事业取得显著进展,先后获评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入围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名单,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为城市注入蓬勃的体育力量。

近年来,我市持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让体育红利惠及更多市民。在场地设施方面,规划建设笼式足球场、篮球场等便民体育场地21座,打造健身步道113公里,累计建成体育公园等21类体育场地13198个。目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超过90%,城市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地区“15分钟健身圈”逐步成形。

全市赛事活动丰富多元,已构建起以品牌赛事、全民健身主题活动、社区运动会为核心的活动体系。年均举办各类赛事超过200项,包括银川马拉松赛、贺兰山群众登山大会等,带动百万人次参与。其中,黄河流域九省(区)首届农民篮球邀请赛、银川马拉松赛先后入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宣传典型案例。

2019年至2025年,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3.07平方米升至3.51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从37%增至38.7%,市民体质达标率从90.5%升至92.5%,群众体育获得感稳步增强。

竞技体育基础不断夯实,后备人才储备日益充实。我市通过完善训练、教练、联赛、精英“四大体系”,打造市级以上体育传统特色学校100所,年均开展青少年体育培训超3000场次,服务学生近12万人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约200名,为竞技体育储备了充足后备力量,运动员在全国高水平赛事中屡获佳绩。

平方米

作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我市持续推进体旅融合、体教融合,体育产业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目前全市体育市场主体达3784个,同比增长19.82%。培育西夏区、兴庆区两个全国精品体育旅游目的地,银川贺兰山东麓运动休闲线路、环阅海健身旅游休闲圈入选全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兴庆区沙漠休闲运动公园获评“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最新数据显示,银川体育产业总产值达31.05亿元,增加值15.14亿元,总产值、增加值和市场主体数量三项指标均位居黄河流域省会(首府)城市第一方阵,体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提升。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深化体育领域改革,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让体育更好赋能市民美好生活,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吴春霖

Copyright 2024 雨燕直播 - 高清体育赛事直播,英超、NBA、CBA实时更新 All Rights by 雨燕直播